, 财政大臣菲利普·哈蒙德承担起了挑战保守党主要领导人候选人脱欧计划的重任。他今晚将在伦敦市长官邸发表一场措辞强硬的演讲,暗示可能需要举行第二次公投或大选才能打破僵局——而所有剩余的领导人候选人都表示,他们对这一想法很反感。
“如果新首相不能打破议会僵局,那么他将不得不探索其他民主机制来打破僵局,”哈蒙德将说道。“那么,候选人面临的问题就不是‘你的计划是什么?’,而是‘你的B计划是什么?’。如果你的A计划无法实现,那么没有B计划就等于根本没有计划。” 他还补充道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将记录此次演讲。 与此同时, 《商业内幕》从业内资深人士处获悉,在梅决定推迟脱欧后,英国企业的产品需求急剧下降,因此已制定了暂时关闭工厂的计划。
布鲁塞尔快讯:约翰逊的脱欧
承诺在布鲁塞尔似乎并未被过分解读。与我的同事 雅格布·巴里加齐交谈的欧盟外交官和官员 对约翰逊的首相任期给出了冷淡的评价,他们认为约翰逊的首相任期最终会比他的言论所暗示的更加务实。“简而言之:他们似乎并不相信他,”巴里加齐写道。
“呸”: 或许这就是原因。周二晚辩论后泄露 美国数据 的一段对话,进一步质疑 了约翰逊10月31日脱欧协议或无协议脱欧的承诺。 《太阳报》记者汤姆·牛顿·邓恩 称,辩论结束后,约翰逊仍然戴着麦克风,对他的保守党对手说:“ 伙计们,你们看,我们在那么多问题上并没有分歧。”戈夫立即反驳道:“日期,鲍里斯,日期。”据《太阳报》报道,约翰逊回应道,并耸了耸肩:“不太可能,呸。”
衡量落幕: 这些挫折似乎
并未对约翰逊的强势领导造成太大损害。詹姆斯·福赛斯在《旁观者》(尚未上线)杂志上表示,如果约翰逊入主唐宁街10号,他已经在规划大型基础设施项目,并在移民问题上更加开放。他认为,约翰逊的领导竞争对手和贾维德将获得唐宁街11号的权力(《泰晤士报》今早也在头版将贾维德列入 首相候选人名单),以“抵消又一位伊顿公学校友出任首相的影响”。《旁观者》认为 洲人民党内部委员会候任主席获得了 ,林顿·克罗斯比将参加下一届大选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也 对约翰逊上任后的可能举措进行了简要概述。
辩论引发愤怒: 许多报纸的专栏版面都聚焦于周二晚BBC领导人辩论直播的余波。《每日邮报》在头版大力报道,称这场竞选活动“充满偏见、厚颜无耻且令人发指”,而《每日快报》也大肆报道“保守党电视辩论引发轩 邮寄线索 然大波”。多家报纸认为,BBC原计划与最终两位候选人一起推出“问答时间”节目,但目前该计划仍存疑。其中一个竞选团队告诉《泰晤士报》,他们不愿参与。“我们担心BBC的公正性以及其挑选公平受众的能力,”一位消息人士称。ITV和天空新闻台想必对此欣喜若狂。
**下周:G20 峰会将在大阪举行。贸易将成为世界各国领导人热烈讨论的核心议题。免费注册即可订阅我们的特别简报,与我们驻地记者团队一起追踪最新动态。**